24條青鳉魚為南水水質站崗
原標題:24條青鳉魚為南水水質站崗
一臺裝有8個透明罐子的儀器正在運作,每個罐子有3條來自中科院無錫培育基地的青鳉魚,這就是“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”。通訊員 金良澤/攝
南水進京兩周年本市累計收水19.3億立方米 水質在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以上
2014年12月,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;12月27日江水進京,首都市民喝上了優質的丹江口水庫來水。截至目前接近兩整年,北京市累計收水19.3億立方米。其中2015至2016年度接納來水11.04億立方米,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以上,全市直接受益人口1100余萬。北京晨報記者昨天來到南水進京的第二道防線,也是進城區的首個“關卡”——大寧調壓池,為了確保南水水質安全,此地用24條青鳉(jiāng)魚進行生物安全預警,這些“高敏感”的魚每隔半個月就要“輪崗”一次,以防適應了水質以后對水體污染不夠“敏銳”。
南水基本達Ⅰ類水標準
千里而來的南水水質如何保證是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。市南水北調辦負責人介紹,2015至2016年度北京市接納來水11.04億立方米,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以上。
在大寧調壓池邊,北京市南水北調水質監測中心工程師王曉雨介紹,目前南水的水質監測有三種方式,包括實驗室監測、自動監測、應急機動監測,三者互補。自動監測連續性強、密度大,最快1小時可得出一組數據;實驗室監測一周一次,優點是測得最為準確;應急機動監測則用于出現異;蛲话l事件時,比如數據跑偏、丟失等情況,監測車到現場復測。“按地表水標準來說,我們這兩年來對南水的監測結果全部都符合Ⅱ類水標準。比如氨氮指標的Ⅱ類水標準為小于等于0.5毫克/升,我們現在測的南水基本都控制在0.1毫克/升內,已達Ⅰ類水標準。”王曉雨說。
青鳉魚為北京市民站崗
水體變化魚先知。除了儀器和人工監測保證水質,小小的魚兒也“上崗”了。
北京晨報記者在大寧調壓池的設備房里看到,一臺裝有8個透明罐子的儀器正在運作,這就是“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”。罐子里的水是大寧調壓池的水,每個罐子里都養了三條小魚,在魚罐子的上方有密密麻麻的紅色曲線,一旦有異常情況,曲線上會出現預警。
“小魚是來自中科院無錫培育基地的青鳉魚,一共24條,為咱們北京市民站崗。不管健康狀況如何,每半個月我們都會換一批魚。”王曉雨說。這些青鳉魚培育時,三代都生活在純凈的水體里,保持著很高的敏感性。正因此,為了避免青鳉魚待的時間長了有抵抗力,對污染物的敏感度下降,每半個月必須“換崗”。
至于為什么是8個透明罐子,王曉雨表示,是為了防止魚有個體的差異,有的魚蔫兒了、死了,不是因為水質而是自身健康原因,設置多個罐子是為了比對。
目前,在密云水庫、丹江口水庫都有這樣的生物安全預警系統。假設曲線出現預警,即水體里的綜合污染物對魚的生命有威脅,監測人員將對水質進行復測,如果復測確認出現污染,將會采取措施排除具體的污染物。
市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介紹,今年4月至11月中旬,由于季節和氣溫的變化,南水持續出現了7個多月的高藻現象,水中藻類達到本地密云水庫常年藻類數量的2-3倍。市自來水集團通過采取強化預加氯、調整混凝劑和臭氧投加量等動態組合制水工藝,確保了出廠水水質全部符合國家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。(記者 王海亮)
- 青春在六盤水站志愿服務中綻放8年2019-02-24 11:02:26
- 24條青鳉魚為南水水質站崗2016-12-23 11:12:43
- 網約車司機考試將考英語聽力2016-12-23 11:12:55
- 公辦機構學位少 民辦機構學費高2016-12-23 11:12:44
- 公眾可在支付寶“一鍵”完成器官捐獻登記2016-12-23 11:12:13
- 全國婦聯調查顯示:超過半數受訪家庭無生育二孩意愿2016-12-23 11:12:38
- 今年是最難搶票年嗎(憂事優解·關注春運購票(下))2016-12-23 11:12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