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listing id="eqvap"><s id="eqvap"></s></listing>
<blockquote id="eqvap"></blockquote>
    <i id="eqvap"><bdo id="eqvap"><output id="eqvap"></output></bdo></i>
    <u id="eqvap"><wbr id="eqvap"><input id="eqvap"></input></wbr></u>

      <b id="eqvap"><wbr id="eqvap"></wbr></b>

    1. 熱點聚焦:營改增是“改”不是“增”

      作者:吳秋余
      發布時間:2016-08-08 13:08:01
      來源: 人民網
      原標題:營改增是“改”不是“增”(金海觀潮)

        ●營改增是取消過去的營業稅,改為稅制更合理的增值稅,絕非憑空增加一道稅。要防止一些企業混淆視聽、借機漲價,把減稅的好政策變成欺詐消費者、自己撈一把的手段,影響這項改革的推進

        不久前,同事去青島旅游,發現以前經常就餐的酒店漲價了,賬單里除了10%的服務費,還莫名多出一筆6%的“增值稅”,服務員解釋是因為最近搞了營改增,但同事還是覺得蹊蹺:“國家的減稅政策,到消費者這里咋就成了漲價呢?”

        上網一看,有同樣遭遇的消費者真不少,小到街邊的面包房、咖啡館,大到知名酒店、旅行社等,都出現過打著營改增旗號漲價的事。是營改增導致企業成本上漲,必須由消費者承擔漲價的改革成本嗎?當然不是。

        此次營改增全面推開的試點,涉及納稅人1100多萬戶,營業稅占原營業稅總收入的比例約80%,預計今年減稅的金額將超過5000億元,減稅力度和受益規模都是空前的,今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就承諾,營改增將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。

        以這次漲價現象較多的生活服務業為例,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,可以選擇成為小規模納稅人,取消了過去5%的營業稅,改為3%的增值稅,稅負直接下降40%以上,這部分企業占行業的八成以上。即使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的大型酒店,也是先取消5%的營業稅,再改征6%的增值稅,雖然表面看稅率有所上升,但因為增值稅計稅時要先扣除企業的水、電、燃氣、設備、房租、材料采購等必要支出成本,只要管理規范,一般企業的稅負水平都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。

        在國際上,增值稅因其具有“環環抵扣、增值征稅”的稅收優勢,避免了營業稅狀態下重復征稅的弊端,受到普遍歡迎,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60個國家和地區開征增值稅。營改增的這一“改”,不僅使我國的稅收制度更合理更先進,也有利于企業的分工細化和規范管理,將助力企業做大做強,實現長遠發展。

        可見,無論從政策設計還是實施效果來看,營改增都是一項不折不扣的減稅讓利措施。稅收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成本,從長期來講,減稅政策將減輕酒店餐飲等行業的整體負擔,最終降低產品和服務的成本,帶動價格整體下降。因此,營改增只會為餐飲酒店業提供降價空間,而非漲價壓力。

        一項為行業減負的政策,為什么會讓一些消費者感覺變了味?這就是精明商家的戲法:只強調營改增的“增”——開征了增值稅,不強調營改增的“改”——取消了營業稅。一邊自己享受著減稅紅利,一邊讓消費者負擔稅收成本,商家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,卻在損害消費者利益,也引發了一些公眾對國家政策的誤解。

        近日,國家發改委指導各地對利用營改增漲價的企業進行嚴厲查處,其中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、麗思卡爾頓酒店等6家企業被處以總計1200萬元的罰款。有關部門重拳出擊,既讓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,也有利于營改增的順利推進。這類行動應該成為改革舉措的一部分,對于想要趁機撈一把的企業,加大處罰和監管力度,讓其偷雞不成蝕把米。

        但是,查處商家只是第一步,根本的辦法是把改革的“理”對百姓講清楚。商家漲價能得逞,說到底是利用了復雜稅制改革中的信息不對稱,所謂“買的沒有賣的精”,漲價借稅改之機頻繁出現,說明公眾對稅制改革的了解還不深入。此次營改增,涉及與百姓較密切的生活服務、二手房交易等行業,企業多、分布廣、查處難,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政策的宣傳解釋力度,不能僅限于把政策對商家講明白,還要讓社會公眾充分知曉。眾目睽睽之下,原先信息不對稱的鴻溝自然會消失,商家也就再難借題發揮,利用營改增漲價的行為就會成為過街老鼠,人人喊打。

        財稅改革關乎錢袋子,只有讓企業和社會得到真金白銀,老百姓有了獲得感,才能凝聚廣泛共識,最終形成“政府減稅、企業降負、百姓實惠”的良性循環。深化改革,絕不僅是政府部門的事,而是整個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器,相關行業應當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改革。如果因為部分企業的短期逐利行為,延緩阻礙了改革進程,整個社會必將為此付出更大的改革成本。

      >更多相關文章
      網友評論
      用戶名: 密碼:
      驗證碼: 匿名發表
      地方新聞 | 國內新聞 | 國際新聞 | 社會與法 | 社會萬象 | 奇聞軼事 | 娛樂熱點 | 明星八卦 | 綜藝大觀 | 影視快訊 | 樓市資訊 | 地產要聞 | 地方特色 | 飲食健康 | 廚房百科
      車界動態 | 新車上市 | 購車指南 | 體壇要聞 | 籃球風云 | 國際足球 | 中國足球 | 投資理財 | 證券基金
      關于本站 - 廣告服務 - 免責申明 - 招聘信息 - 聯系我們

      版權所有:貴州中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,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。
     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,信息和各種專欄資料,均為中地網版權所有,部分作品由用戶提供,如有侵權,請及時聯系刪除,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
      網站新聞爆料:924028811@qq.com  網站廣告投放(+86)0857-8332908  QQ:924028811   技術支持:易淘天下
      備案標識貴公網安備52050202001312號     黔ICP備12003314號-3 


      中地網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,禁止下載使用

      Copyright © 2015-2020
      www.1jyu6e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   

      亚洲无码电影